8月23日下午,在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东山村的一片蔬菜地里,村民漆小兵正在忙着锄草。漆小兵曾是重庆一摩托车厂的维修技师,2007年返乡后,他在村上引进的正海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下,租地110亩种菜。“公司为我们农民种菜解决了技术和销售‘瓶颈’,我们不愁赚不到钱。”漆小兵欣喜地说。
漆小兵是唐家乡规范土地流转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有产业带动作用的业主,让更多农民在业主的辐射带动下,通过适度规模的种植养殖业发家致富。
土地流转要尊重群众的意愿
唐家乡耕地面积18613亩,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但同时,该乡地处涪江河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从2007年起,该乡就开始探索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蔬菜种植。但是在土地流转中一种现象却引起了该乡党委的关注:外出打工的农民和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可对于一部分在家务农的劳动力来说,自己种地的收入要高于土地流转的租金,他们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
如何让愿意流转的农民能收到租金,不愿意流转的农民有地可种?“土地流转不能搞 ‘一刀切’!”唐家乡党委书记李戈亮介绍说,该乡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转租、调剂互换等形式来化解这一矛盾。
52岁的赖乾贵是该乡西堰村村民,去年村上引进业主发展蔬菜种植,在土地流转中赖乾贵有9分地在租赁区内,“我还能下地干活,把土地租给业主划不来。”赖乾贵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随后,村干部通过调剂,将他家的地从租赁区调换了出来。
截至2008年底,该乡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5160亩,涉及农户2359户,没有发生一起因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
引进业主不能来者不拒
随着该乡土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慕名前来租地的业主和公司也越来越多。究竟该引进哪些业主和公司呢?该乡党委认为,引进业主不能来者不拒,对于一来就要项目、要政策的不能要,污染的不能要,不吸纳就业的不能要,要将重点放在有产业带动作用,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业主上。
两年前,有业主找到该乡领导,想租地发展速生林,但乡干部考察后发现,树栽下去就不用工了,也没有产业带动作用,除了租金,农民得不到更多的实惠,以后业主如果不租地了,土地也没办法复耕。随后,乡干部拒绝了这家业主,而是引进了友源生态农业公司、重庆顶生食品有限公司等蔬菜种植公司,乡党委通过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这些公司提供条件。目前,该乡已引进蔬菜种植公司14家,实现大棚蔬菜种植4500余亩,带动全乡农民种植蔬菜3000余亩。
农民致富增新路
“现在好了,业主种啥,我就种啥,不愁技术和销路。”东山村村民郭兴领种蔬菜多年,以前由于没有技术,在市场销售上也不畅通,收入仅够维持家中日常开销。两年前,村上引进有源生态种植公司,郭兴领与业主签订了“寄种”合同,由公司包育苗、包技术、包销售。如今,郭兴领走上了致富路。
“土地流转不仅要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助农增收致富这个核心。”唐家乡乡长潭春晓说,该乡不仅仅满足于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租金,而是通过引进带动能力强的产业,让更多农民在业主的辐射带动下,通过适度规模的种植养殖发家致富。据介绍,该乡在引进业主之前都在合同中约定,除了要解决租地农民的务工问题,业主还必须要以“寄种”等方式,为当地愿意种地的农民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
目前,在业主的带动下,该乡注册的"红涪"牌商标已申请国家绿色蔬菜认证,去年仅蔬菜种植一项,就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5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