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高中学历,简单的人生经历,一个瘦小的女孩却进入了《东亚·财富人生》的视线——因为,她一年就赚了20万,赚钱的方法只是卖简单的、人们都司空见惯的冰淇淋。
这个女孩叫刘伟丽,24岁。;当你逛街时,在长春一家超市的入口处,看到一台制做冰淇淋的机器,如果机器旁边有一个瘦小的女孩,也许她就是刘伟丽。 跑了20趟才敲开超市大门
2000年,刘伟丽高中毕业,无论家里人怎样劝说,她就是不想读书了。随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到哈尔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刚开始上班,面对新鲜的一切,19岁的刘伟丽觉得很开心。
但是,一年半后,她觉得工作单一、缺少创意,便决定辞职,打算自己做点买卖。
做点买卖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实现起来却是波折多多。
想开美容院,想开家小型超市……但由于种种原因,一年半后,她仍闲在家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同逛街的好朋友请她吃冰淇淋,看着从冷饮柜里打出的冰淇淋,她忽然想起了爷爷闲置多年的制作冰淇淋的“秘方”——可以买机器自己制作冰淇淋卖啊!
随后,她开始在哈尔滨的各个地段奔走。多方考察后,她认为冰淇淋适合在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销售,就决定把销售点设立在各大超市的入口处,当时这些地方还没有人卖冰淇淋。
选择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哈尔滨某国际连锁的大型超市。第一次来到超市的招商部门就吃了闭门羹——工作人员告诉她,想要进入超市,企业要至少有100万元到200万元的固定资产,她所经营的这个项目太小了,不适合!
她没有灰心,只要有时间就到这个超市“软磨硬泡”。同时,她办理了一系列的手续,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终于,当她第20次来到这家超市,把用一个档案袋装着的证件摆在工作人员的面前时,他们松口了:“这样吧,两天后你再来,我去带你见我们的负责人。”随后,她把机器搬进了这家超市。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从银行贷到了10万元,作为自己的创业基金。2004年的“五一”,她在哈尔滨市的大型超市中设立的四个冰淇淋销售点全线开业,而她也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淡季卖糖葫芦生意也不错
刘伟丽自制的冰淇淋在销售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刚开始时,顾客比较少,每个月都要赔两万多元。
但是,她并没有打退堂鼓。超市内让顾客免费品尝食品的促销方式启发了她,她也把冰淇淋免费送给顾客品尝。同时她还在销售情况不好的销售点实行打折促销。
就这样,她的冰淇淋逐渐有了回头客,随后她的销售网点也开始盈利了。
2004年7月份时,刘伟丽看着员工每天交回的钱越来越多时,心里踏实了,她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有回报了。
但是,她没有满足这一切,而是想到要扩大自己的市场,刘伟丽开始把网点向哈尔滨市内的其它超市扩张,到2004年10月末,她已在哈尔滨市布置了12个销售点。
转眼到了2004年冬季,怎么才能让业务在淡季时不淡呢?刘伟丽想到了糖葫芦,不到两个月,她就学会了做糖葫芦的技术,这样冰淇淋销售点冬季还兼卖糖葫芦,生意便很火。
到了2005年的“五一”前,刘伟丽算了笔账,算账后,她惊喜地发现:一年的时间她不仅还上了贷款,还赚了20万元!和的哥聊天了解市场 2004年年底时,刘伟丽在哈尔滨的市场已经稳定了,她想到了要把市场发展到外地!但是离开家乡,把销售冰淇淋的落脚点选在哪里才好呢?[Page]
刘伟丽在2005年3月底来到长春考察市场,那时人生地不熟,她就和出租车司机攀谈,打听长春的繁华地段,并实地了解长春的市场环境。她觉得虽然现在长春的繁华地段都有“地产”冰淇淋店,但是在超市中还没有现场制作的冰淇淋,可以占领这个市场空缺。
随后她就到长春市内各大超市的招商部门,同负责人交涉进入超市经营的事情。由于在家乡的经营业绩非常好,她比较顺利地进入了长春市的两家大型超市,4月初就布下了两个销售点。
一个月下来,刘伟丽的这两个销售点就已经有了很多回头客,她说她看到了市场的希望。
财富对话
创业是为了不做“寄生虫”
记者(以下简称“记”):开始创业的时候,你想过能赚20万元或者更多吗?
刘伟丽(以下简称“刘”):没有,当时我只是想给自己找个营生,不想在家里做“寄生虫”。
和现在忙碌的生活比起来,我觉得现在更充实。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一种敢闯的劲头,我那个时候和家里人说,如果贷来的钱赔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也不要指望我能够赚太多钱,只要赚个吃喝就满足了。
但是结果是我不仅没有赔钱,而且还赚了。
记:你赚了钱,准备怎样花这些钱呢?
刘:我第一年创业只赚了20万元,其实这并不算多。我以后还要赚更多,没准今年我就能赚到40万元、60万元或者更多呢!
我赚钱后没有给自己买过什么,现在我把赚到的钱全都进行了再投资。
记:你打算过以后怎么发展吗?
刘:随着销售点的逐渐建立,市场打开了,我将来想注册一家公司,把现在的冰淇淋做成品牌,而且还要变成可以包装后在市场上销售的品种。
记:当初没有选择继续学习,你后悔过吗?
刘:没有,我觉得自己现在挺好的,虽然每天忙碌,但是这样的生活也让我觉得很充实。
记:觉得自己还需要“充电”吗?
刘:以后肯定是要学习的,因为我现在同别人交流的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而且以后要是干得好,肯定还要涉及到管理和营销等多方面的问题,肯定要给自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