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已经成为全国卫视所有节目中的收视冠军,超过了“快女”的收视率,也覆盖了冯小刚的同名贺岁片。如果说十年前的《非常男女》们属于谈话型交友节目,现在的《非诚勿扰》们就是纯粹的真人秀。只不过《非诚勿扰》们在征友速配的外衣下,都包着一颗娱乐的“心”——更加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话题性,有表演成分,也涵盖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
“小舞台涵盖大世界。”“非诚勿扰”带来的是各种人生态度的碰撞,“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呈现都是对社会的缩影,实际上它是一个人生舞台。这个节目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做到伟大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人性的舞台,人们可以在这个上面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看法,来引发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这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打开2010年的电视机,我们发现曾经声势浩大的选秀及唱歌类节目已成明日黄花,现在最火爆的是一种在十多年前就迅速走红但之后归于沉寂的节目类型——“婚恋速配交友”。如今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收视大战正闹得不可开交,“节目组找托儿”、“侵犯版权”各种劲爆话题每日更新,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是看了个热闹,只是在这些喧嚣纷扰的浮华背后,我们也感到了一丝寂寞:参与节目的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要找到另一半的“剩男剩女”,究竟只是电视台想要利益最大化的一颗棋子,还是真的可以在节目中收获真爱?
历史回顾
曾经的速配节目热潮
具有中国特色的相亲节目鼻祖出现在1988年,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为大龄青年们牵线搭桥,但那会儿的人们还比较保守,这档一本正经的节目寿命在两三年就被斩断。
一晃七年很快过去。诞生于1996年8月的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有着狮子座的果敢和胆略,沉稳老辣的综艺主持人胡瓜和秀外慧中的台大高材生高怡平联袂主持,把这档相亲速配节目办成了一面好看的旗帜。参加节目的男女数量相等,一轮一轮配对。节目让男女主角做几轮交流,同时也邀请学有专长的专家,针对不同情形给予建议,这种节目形式引来国内电视台大批的山寨改良版争相效仿。199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玫瑰之约》属于成功的高仿真度本地版,营造温馨氛围是节目最大的特色,或恩人相见,或旧情复燃,加上亲友团游说,促成佳人点头。
在这两档主旋律节目的带动下,国内各电视台掀起了一阵速配节目热潮,辽宁卫视的《一见倾心》、北京卫视的《今晚我们相识》、陕西卫视的《好男好女》等都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出来,大家的共同特点都是坚定不移地走城乡接合部的七大姑八大姨路线,坚定不移地制造诚恳温馨的感觉,甚至不惜扔出催泪弹等重杀伤力武器。
不只在中国,国外也会陷入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例如相亲交友节目、益智竞赛节目、真人秀节目,并且都会在一窝蜂地红火之后逐渐式微。想想观众吧,调台时发现看到的都是模式雷同的节目,还不得从审美惊喜被活活逼出审美疲劳?
2003年9月,《非常男女》没能挺过七年之痒,关门大吉。2004年,《玫瑰之约》在经历改版、改名仍无法挽救低迷的收视率的情况下停播。同样开播于1998年的东方卫视《相约星期六》,还是唯一幸存至今的相亲类节目。
连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制作人刘蕾都承认,持续几年用一种模式做一个节目不可能不审美疲劳,但这个题材本身应该不会过时。也许如果要想走红,得走一条“非常”路。
横空出世
相亲征友还是综艺娱乐
2010年1月,继承了《非常男女》“非”姓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横空出世,开始新一轮的领跑,并在3月底一举超过湖南卫视老牌收视冠军《快乐大本营》,成为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短短几个月,《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你可喜欢我》、《爱情来敲门》等节目相继开播,这一拨的相亲交友节目大多采取20名左右的女嘉宾“挑”一位男嘉宾的做法,节目形式发生很大变化,独特的“闯关”互动环节,敢说敢做的作风树立了新相亲时代的标志,从一开始就增加了“速配”的不可预测性,节奏快、刺激感更加强烈。
新一代交友速配节目,到底是相亲征友还是综艺娱乐?其实它们在征友速配的外衣下,都包着一颗娱乐的“心”——更加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话题性,有表演成分,也涵盖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
如果说十年前的《非常男女》们属于谈话型交友节目,现在的《非诚勿扰》们就是纯粹的真人秀。
其实这些新节目都不是“中国创造”,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拥有英国原装节目《TakeMeOut》的独家版权,别的同类节目也基本是在原版模式上进行了题材和形式的很大改良,这就是博弈中的本地化,让中国的普通人通过电视的一场秀,有机会成为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
着微妙的心情来看戏,把它当成一个带来开心的节目就可以了。
李幸认为,《非诚勿扰》的成功就在于戏剧冲突。电视节目与社会生活不同,电视放大了一些生活现象。随着中国越来越民主化,平民通过电视媒体成为关注热点,成为草根英雄,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一些代表人物涌现出来,率直真实的马诺们,本质上适应了社会需求。
面对有版权争议的《非诚勿扰》,广电总局竟罕见地表达出了支持的态度。支持证明了《非诚勿扰》鲜明的主流路线,主持人孟非在最近一期节目上说的话充分表达了这点,他说“作为国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有专家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坐在电视前的时间就会更多。房价还没降下来,大学生们还在努力找工作,那就看看电视,娱乐下自己的内心。
真人之秀
电视放大了一些生活现象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幸教授说,一场真人秀,会有环节设置来表现社会现实,但你不能把秀里的人物当成“托”,“托”存在于商业行为,不适用于媒体。他们只能被称为“非职业演员”,在电视这个平台表演生活的戏剧冲突,而观众带
孟非
语录
“综艺节目应该是什么样儿,谁想过这个问题?中国观众对综艺节目观念的全部来源,土一点的就是CCTV,年轻一点的就是湖南卫视,再牛一点的可以看到台湾的。但是他们很少看到湖南模仿港台,港台地区模仿日本,日本模仿欧美,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更发达、更先进的电视传媒。所以,他们就认为,娱乐节目就应该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跟吃了药一样地兴奋,像个话痨,从一开始说到最后,头发绿一撮儿、黄一撮儿,穿的衣服都跟扑克牌上的大王那样的。这是一种风格,但它不应该是唯一的风格,对吧?”
“这毕竟是成年男女的交友节目,‘性’这个东西多多少少地会被隐晦地涉及到。所以,你要觉得我们一点都不涉及这个领域,你觉得正常么?如果直播,我绝对不碰这样的东西,但录播我会把尺度交给审片把关。高雅的东西,可能每个人兴趣不一样,低俗的兴趣,大家都差不多。”
“中国人的说话是特别假的,大家都知道场面上该说什么话,私底下该说什么。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倡导在一种公共表达的时候,尽可能地符合你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在必须坚持的主旋律和价值观的体系下面。”
谈策划:
关注“80后”的择偶观
记者:《非诚勿扰》是什么时候开始策划的?
刘原:大概在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江苏卫视的编导们坐在一起,商量一个新的选题,就有编导提出做一个男生女生相亲的节目,特别是剩男剩女,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在当时就决定上这档节目了。
记者:以前电视上也有过类似的相亲节目,但是过了一阵子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现在决定上这种节目?
刘原:来参加我们节目的,大都是“80后”,这也就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择偶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家族所关心的大事。
而这些“80后”从小生长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都是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在择偶的问题上,就很有自我的个性,从不缺乏自己的想法。
记者:《非诚勿扰》现在成为了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这是当初预想的吗?
刘原:这个真没有想到,都是节目开播后,观众们越来越接受,自然收视率就上去了。
谈嘉宾:
选择嘉宾考虑多元化
记者:现在节目收视率高了,前来报名参加节目的嘉宾是不是很多?
刘原:是的,现在打电话要求参与的嘉宾非常多,总体来说,女嘉宾要比男嘉宾多。
记者:你们选择上台嘉宾的标准是什么?
刘原:每期都有24位女嘉宾,然后四五位男嘉宾,主要是考虑到多元化。女嘉宾方面,高矮胖瘦,漂亮的,不怎么漂亮的,都要有。不能全部都是美女,都是模特,那样可不行,要真实反映社会现状。在男嘉宾方面,则是有钱的,没钱的,都选择一些。
谈主持:
这不是一档娱乐节目
记者: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孟非来主持这档节目?他的气质应该偏理性一些。
刘原:孟非是我们选择主持人的第一人选,
“我可以摸着良心很负责任地跟你讲,在台上讲的所有话,不可能排练过。凡是背的东西都会有虚假面,在台上不真实,这个节目好看就好看在我坐在上面,我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事情很多人问我,网上还怀疑我和马诺有一腿。”
“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呈现都是对社会的缩影,我觉得它好看就在于表面上你是在看相亲交友,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人生舞台。如果这个节目单纯是个相亲交友节目,它的局限性就小了,我说这个节目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做到伟大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人性的舞台,人们可以在这个上面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看法,来引发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这个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本报专访
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主任刘原:
这是一个“真实”的节目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这档节目做成娱乐节目。这只是以相亲交友为载体,透视当今“80后”,乃至“90后”的社会价值观,这种厚重度不是娱乐节目可以承受的,所以我们请到孟非主持,现在看上去效果也非常好。
记者:选择乐嘉的原因也是如此吗?
刘原:是的,你知道孟非一直都是一个人主持的,很少和别人搭档。但是和乐嘉不一样,他俩配合得非常默契,这点非常不容易,他俩的思想能碰撞到一起,能够产生火花。
谈竞争:
《我们约会吧》越改越像我们了
记者:湖南台的《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播出时间差不多,双方是刻意进行PK的吗?
刘原:可以说是偶然,但是也不排除相互的竞争。因为电视圈也就这么小,你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
记者:所以湖南台要申诉,说江苏台抄袭?
刘原:这肯定是没有抄袭的,只是节目的模式差不多,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说,前几年选秀热,各地电视台都大张旗鼓地做选秀,你能说谁抄袭谁?又比如说新闻评论,几乎每家电视台都在做,这个就更不能用抄袭了吧。倒是《我们约会吧》在改版,越改越像我们了。
记者:《我们约会吧》近期做了改版,推出了“男选女”,江苏台会有这样的打算吗?
刘原:暂时还不会改变现有的“女选男”模式。
谈争议:
这是一个讲真话的节目
记者:很多男嘉宾都倒在“朋友访谈”这个环节,朋友们大爆隐私,这样不会让男嘉宾失分吗?
刘原:朋友们所说的很多都是开玩笑,说“小气、抠门”,不一定就是真“小气、抠门”。
记者:很多女嘉宾通过节目都爆红了,这点是你们预想到的吗?
刘原:没有想到,也许这就是节目带来的额外效应。
记者:那会不会有女嘉宾,借助这个平台来炒作自己?
刘原: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在舞台上时间长了,心理难免会发生变化。所以有时候在舞台上,就需要孟非和乐嘉的引导:你们来是交友的,不是炒作的。所以有时候会有很好的男嘉宾全部被灭灯后,孟非和乐嘉也会为男嘉宾做出辩解。
记者:像马诺这样的呢?还有其他嘉宾,很多网友都说他们是演员,是“托”。
刘原:我们和每位参加节目的嘉宾都签订了合约,如果他们的身份作假,我们就会追究责任。你也知道,现在“人肉搜索”很厉害,造假被揭发,谁都吃不消。像马诺这样的,她就是那样的人。
记者:有些嘉宾的话语非常火爆,甚至在场上会有言语的冲突,节目是不是靠此提升收视率?
刘原:我们这是讲真话的节目,来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都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有着各自的标准,他们也很年轻,说话不会被道德“绑架”。所以在舞台上就呈现出各种形态,有钱的,没钱的,张扬的,低调的,各种人都有,这样节目就因为真实而好看。
记者:像马伊咪这样的,如果一直没有被选走,会不会考虑“限期”让她出局?
刘原:这个规则的确在考虑,但是她自己也会有压力,所以她会说,如果再没有人选她,她就自动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