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2010年的电视机,我们发现曾经声势浩大的选秀及唱歌类节目已成昨日黄花,现在最火爆的是一种在十多年前就迅速走红但之后归于沉寂的节目类型——“婚恋速配交友”。如今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收视大战正闹得不可开交,“节目组找托儿”、“侵犯版权”各种劲爆话题每日更新,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是看了个热闹,只是在这些喧嚣纷扰的浮华背后,我们也感到了一丝寂寞:参与节目的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要找到另一半的“剩男剩女”,究竟只是电视台想要利益最大化的一颗棋子,还是真的可以在节目中收获真爱?
(马诺和刘云超成为了相亲节目中的代表人物)
跟传统相亲或者网络交友相比,速配交友节目无疑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更多元化也更为刺激的平台。对于如今“蜗居”横行,“蚁族”遍地的未婚年轻人而言,找寻自己理想伴侣的机会正变得艰难,面对爱情的困惑也越来越复杂现实,但他们心中对理想爱情的追逐却并未停止。既然生活在一个属于“剩男剩女”们的盛世,《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这样的节目就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寻找爱情的新途径。而众多大龄单身男女迟迟不肯迈入婚姻的殿堂,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坚信自己拥有“钻石级”身价,一定得找个条件配得上的;有的人在感情世界里摇摆不定,无法判断究竟什么人会是自己对的人;有的人则是为现实条件所逼迫,不是不渴望爱,是觉得自己没资格爱……正因为时代、社会赋予当代“剩男剩女”们这些特性,他们在参与交友节目时自身出发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少了浪漫的幻想,多了现实的考量。
我们看到许多以80后为绝对主体的年轻“潮人”们在参与此类节目时,常常语出惊人。他们喜欢大胆表白,毫不吝惜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欲望,这对追求“爆点”的节目制作方来说可谓一拍即合,愈发催生了这种新型相亲节目的变革。十多年前,老式速配节目常常安排男女嘉宾做游戏、聊天以增进感情,如今这些“老梗”则被颠覆:《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两大交友节目都以“真人秀”为卖点,男女双方在演播厅里直接展开对话,众目睽睽之下通过问答增进彼此了解。节目当中,以80后为主体的剩女们绝对不会装出一副“圣女”范儿,各种辛辣尖锐的问题层出不穷,“你是否有车有房”这样赤裸裸的问题已经是最基本的了,随着马诺、马伊咪、潘奕、陈娟等各色人等的粉墨登场,我们在电视节目上不断被剩男剩女们那有些扭曲的感情观所冲击:张扬的自我个性省略了耐心考察对方的过程;包括存款数字、车房数量在内的详实物质条件决定了男嘉宾能否走到最后;毫不掩饰的感情经历可以拿来当做炫耀的资本……我们不禁感叹:你们“剩”,究竟是自我欣赏,还是自讨没趣?
一时之间,强烈的拜金主义随着此类节目的蔓延而成为了“剩男剩女”们的标签,马诺那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散发着极度的物欲气息,之后“富二代”刘云超的张狂炫富和指责女嘉宾们“虚伪”的反击则更有一种“黑吃黑”的感觉。电视台投入巨大资本打造节目的话题性和收视刺激,但节目原本的开设目的——“让更多单身男女找到自己的理想伴侣”, “以真爱为出发点”的这些重点,又是否还是重点呢?那些舞台上剩男剩女们的感情拉锯,到底是娱乐大家的作秀表演,还是蔓延着不良观感的真实流露?
其实,“剩”不是一种过错,我个人就很欣赏一位经典“剩女”——刘若英。连《一辈子的孤单》都唱过了的女人还怕什么?我曾经写过,“奶茶在她的音乐世界里却总是一如既往的寂寞,在那个世界里始终只有她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反复吟唱着孤单与落寞,不过也有始终如一的坚强。因为这种近乎偏执的孤单,在本质上其实是来自于对真爱的执着。”当“孤单”是因为追求“真爱”而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甚至欣赏,可当看到电视上那些口水横飞、制造雷点的男男女女,他们“剩”的原因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强烈的现实物欲及个人虚荣时,我们只会感到反胃,更加不愿意相信“剩”时代的真实感情观会是如此!
当爱情靠近的时候,我们也许确实不能再毫不迟疑,张开双臂地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我们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才能呵护好每一段来之不易的幸福,可是这样的幸福需要我们还能清楚地相信:不论时代如何改变,“真爱”的本质仍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