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真爱就是要在两人一对眼的剎那,就啪地燃烧起来,然后坠入情网……”小宛眼中有着光芒闪动,一脸向往。我犹豫了会,告诉她:“那应该是叫一见钟情,不应该称为真爱吧?”
“才不!”小宛坚定地道:“那才叫真爱!你知道吗?能够在四目交接的剎那就爱上一个人有多难吗?更何况是要两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并且真的这样爱上了,天,这好难!所以,我认为这才叫真爱,什么从交往后慢慢沉淀出来的情感,在我看来是习惯和责任,根本不叫真爱。”
“可是……”我明了小宛的个性,只能委婉地说:“我反而认为四目交接就啪出爱的火花是很容易的事。真要在交往的过程中历久弥坚,唇齿相依,那种情感才真的困难。况且,一对眼就擦出的火花,也很可能很快就熄灭。”
果然,小宛不以为然,她望了我一眼,道:“很快就熄灭也无所谓,但就是那种瞬间勾动两人心房,然后相爱的感觉,才算是我心中最难得的真爱。”你们心目中,对“真爱”有着怎样的定义呢?
上述对话中的小宛,是我的朋友,那是她对真爱的想法,与我的简直是天差地远了。对话的最终,小宛认为我想扭转她的想法,所以和我争吵了起来,而我却觉得无辜,因为我始终抱持着好奇的想法,单纯地想和她“讨论”罢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她口中的真爱其实只能定义为“一见钟情”。或许正因为我们皆认定心中的真爱,话题得不到一致的结论,才会让小宛认为我想扭转她的想法吧?
事后,我与另一位朋友聊起了这回事,她认为像小宛那样产生真爱并非不可能。毕竟,人类是挺视觉的动物,如果男的俊帅、女的貌美,真要在一对眼的剎那就动情,并非难事。甚至,如果大胆一些地追求,或许就能这样成就了一段情缘。小宛眼中的真爱的确是爱的一种形式,那是她所向往与渴望拥有的爱情;而在我心中,我想追求的,却是两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去了解、探索之后,慢慢建立的一种信赖与共生的情感。
每个人都想拥有“真爱”,因为“真爱”确实给予人们很大的吸引力,谁不希望一生可以真爱上这么一回呢?可是,越难懂的情感,我们越惯性地想替它下个定义,一如学生时代的课本注释一样,解释清楚了才会有更多人明白。但,这多么无趣哪!
再有,是否“真爱”就只能拥有一种面貌?难道只有“甲形式”是真爱,“乙形式”、“丙形式”就可以被否定,归类成只是无病呻吟的小情小爱?不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吗?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所体验过的也大不相同,然而,曾拥有过的,就不该被抹煞。小宛与我的想法相异,与我心中的“真爱”相反,但那又如何?那的的确确是她所谓的“真爱”,这样就足够了。
所谓真爱,其实就是你心中最渴盼拥有的爱情模式,可能拥有,也可能失去,更可能随你的人生遭遇而有所改变,它无形无影,全凭你的意念而生。别人心中的真爱是什么全与你无关,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
别太执迷于心中的那个“标准”而忽略了身畔可能早已拥有的幸福。因为,很可能一不小心,你便错过了“真爱”。如果,你心中也有“真爱”的标准,那么,请你好好珍惜它吧!因为,那完完全全是专属于你的“真爱”。只要你认定了,便勇敢去追求;得到了,便认真地保有,那么,就是最幸福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