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知转折:恋爱时坚信,一见钟情是爱情,门当户对是庸俗,婚后方领悟长辈的“门当户对说”充满哲理。
其实,无论婚前热恋时的一见钟情,还是婚后生活时的终老相依,都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需要,爱情既需要激情浇灌,也需要冷静对待。
一见钟情多是青年 一见钟情而抛弃门户之见的恋爱感觉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年男女正常反应,这里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激情和冲动,遂将爱情演绎成浪漫的事。激情引导青年男女走进结婚的殿堂,需要扮演的角色增多,原来的激情和冲动弱化,逐渐转换成责任和冷静主导婚后生活,组成家庭的青年男女需要面对为生儿育女和赡养老人的重任。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不能像婚前那样做“甩手掌柜”和“伸手一族”。
因此,婚后的生活变的不再浪漫,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责任担当。由于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再加上青年男女生活习惯的冲突,这时的青年男女不免想起长辈当初的“门当户对”理论,常常陷入“如果我和xxx结婚,有房有车,多省事儿”的假设怪圈中。
长辈们也是这样经历过的 殊不知,这些长辈们也都从年轻时过过,长辈的婚姻说不定还是经过一见钟情走到一起的。现在认为长辈“门当户对说”有哲理的你,以后完全可以成为说教后辈的长辈,如此而已。因此,婚姻就是这样,婚前靠以“一见钟情”为代表的激情引领进“围城”,婚后被“见异思前”为代表的“门当户对说”迷惑欲冲出“围城”。
其实,这种感觉就像人的欲望,没得到的,永远就是好的。即使“门当户对”得到了,也会向往“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和“门当户对”兼得了,婚后也一样有“七年之痒”和心理欲望症。
一切都要在婚姻中再延续 生活就是如此,婚姻不能求全责备,任何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我们还是珍惜现在吧。“一见钟情”没有错,“门当户对”也无可厚非,我们只有走出“一见钟情”与“门当户对”的认识误区,才能正视现在、珍惜现在,将婚后的生活演绎得多姿多彩,将婚前的激情延续、将婚后的冷静补充进来。
人们都知道,冷静伴随理智,冲动带来魔鬼。冷静是科学的、缜思的,冲动是情感的、情绪的,冷静和理智为友,冲动和焦虑为邻,二者此消彼长,活跃于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