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有消息称,到目前为止,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通过他的基金会向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捐款超过了50亿港元,这引发众人的思考———
3月20日新华社有报道称,到目前为止,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通过他的基金会向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捐款超过了50亿港元。
李嘉诚有“华人首富”之称,他的财富之巨和慈善之心一直令世人瞩目。《财富》杂志对他的财富估价是资产净值达78亿美元。
“年薪”5000港元的首富
在3月18日举办的“长和系”业绩发布会上,年届75岁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谈笑风生,当问到会否考虑减少工作时,他笑答,现在没有这种想法,只会全速去做。他还说,自己不会给自己加薪,仍旧是年薪5000港元。
由李嘉诚家族掌控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又称“长和系”)公布业绩又一次让大家看到了李嘉诚的财富。“长江实业”去年全年的税后赢利为98.15亿元,比2002年上升12%;“和记黄埔”去年赢利143.78亿元,比2002年增1600万元。
《福布斯》曾根据富人的公司规模、政治权势、影响范畴,以及对社会的公益贡献,评出了全球10位最有影响力的富豪。李嘉诚位列第五,他的和记黄埔集团是全球港口业最大的经营商,业务遍及41个国家。他公司的股票价值占据了香港股市的13%。他在移动电话科技领域的投资金额高达167亿美元,在中国内地投资达70亿美元。
但是他的生活却远离奢华,他为自己佩戴的一块廉价手表(价值26美元左右)而自豪,他说,如今花在自己身上的钱比年轻时少多了。对于公益事业,他却一掷千金。李嘉诚在慈善捐款方面表现突出,他在亚洲的教育和保健方面捐款超过5亿美元,其中包括捐献在中国内地的大学和福利设施。
多年来,李嘉诚个人及属下集团对内地及香港的福利事业不断捐献。在他50亿港元的捐款中,绝大部分是对医疗和教育的捐助,其余包括社会公益和文化事务。在全部捐款中,李嘉诚先生个人捐赠占七成以上。他赢得的是更多人的尊重,对这样的财富,很多人表示景仰和尊重。
中国人的财富观悄然改变
中国普通百姓对财富和富人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悄悄的,却是巨大的。
以前,人们认为拥有财富不是件好事,甚至有一种声音是“越穷越光荣”。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以健康的心态看待财富。他们觉得“拥有财富是光荣的”,而且只要好好努力,遵守法律,抓住机遇,自己也可以成为富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今资产超过一百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家庭约有1000万户。面对这个数据,很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的富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富人消费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学家周可达说,“在中国,20%的富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财富向少数人的集中曾引起社会上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谈起富人总是牢骚满腹,久而久之,形成所谓的‘仇富’心态。”
“中国自古以来有劫富济贫的传统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富人对社会是有很大贡献的,最基本的一条,他们投入资金,兴办企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说。
在中国有个独特的现象:很多人即使有钱了也“不敢露富”,有些超级富豪甚至害怕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因为这样做对他们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普通百姓和富人们的态度扩大了贫富之间的物质和心理鸿沟。
“富人逃税”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热点。有关专家认为,富人是市场化的结果,绝对不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作为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式,税收不能只针对富人。
周可达说:“应该承认,绝大多数富有者是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致富的,尽管在转型过程中,贫穷的形成有某些无法克服的社会原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环境将更加规范,规则将更加完善。”
在中国,贫富矛盾大致上体现为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和东西部矛盾。专家认为,国家应该进一步严格税制,健全经济法规,并杜绝权力进入市场。这些努力将最终使全社会建立起健康的财富观,形成“人人争富”的局面。
中国年轻人对财富的看法反映了人们财富观的变迁。广西一位叫廖庆宁的大学生说:“我们尊重那些靠智慧和经验抓住身边机遇的人,尊重那些靠合法手段诚实致富的人,而对那些为达到积聚财富的目的,采用不公平和不光彩手段的人,我们一向持鄙夷的态度。”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还将出现更多富人。一个明智的社会应该为致富提供更宽松的空间,让财富的源泉真正涌流。我们期待有更多富人能成为“阳光富豪”,毕竟人们并不仇视财富,鄙视的只是那些不光彩的财富。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0名城市居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贫富差距已成为社会第二大矛盾。